歷經許多美好的意外與祝福,今年四月下旬,我們完成新莊辦公室的收拾,並在五月初正式搬回到熟悉的泰山。 回想多年前吉畝初始營運的時候,即選址泰山仁義路巷尾的一樓華廈,位處十八甲住宅重劃區的邊陲,鄰近國小操場,周邊環境明媚悠靜、出入方便,然可惜因房東出售房屋的計畫,六年多的時光成為追憶。 而後我們輾轉進駐高樓林立、位於新莊副都心的商用大樓,截然不同的街廓環境與窗外視野,上班途中的街景變化常給我一種進入城市工作的感覺。這裡的環境很好,一條馬路之隔,對面就是寬廣且規劃良好的昌平公園,我們偶爾會在工作之餘,換上運動鞋下樓跑步,還會騎U-bike回到泰山的家,兩年九個月的期間雖不算長,我們也在這裡留下精彩的篇章。 一個偶然的意外,我們得到了回家的機會。 新址位在福興街跟福興二街的T字交叉口,門牌號碼是1 號,這是一個擁有獨立庭院的一樓空間,植草磚鋪面的區域可供來客停放車輛,對於一個喜愛花草種植的小型設計公司來說,我們很滿意這個空間的環境條件,希望隨著四季更迭,未來可以慢慢打造成一個綠植環繞室內外、更舒服的工作環境。 嚮往園藝工作已久,所以庭院的植栽造景就打算自己慢慢弄、好好享受綠手指的樂趣;初春時開始試著把先前的構思與數不清的神來一筆陸續付諸實現,然經歷了一個完整的春夏秋冬,才體會到很多氣候條件跟原本想像的截然不同,例如:夏天比想像中更酷熱、以為會稍有遮陰的地方完全曝曬在烈日下、不定向的狂風...等,必須不斷地觀察、學習、整理、調整和等待,從一次次的失敗裡去蕪存菁,慢慢在混亂中理出因地制宜的章法。 時間飛快,搬到新址一下子就過了七個月,庭院現在看起來總算整齊一些了,才想到應該趕緊做一下圖文紀錄。 五年前購自Ruskasa的梣木﹝Ash Wood﹞楯接工法實木櫃,因為尺寸過大,三年多前無法跟我們一起進駐新莊的大樓辦公室,再次回到一樓落腳,特別依尺寸砌了一個水泥矮台和四組防止傾倒的訂製鐵件,歡喜重聚。
吉畝即將屆滿十年,走過的烈日和風雨,使我們繼續成長;未來的十年,我們也還有很多期許。 回首而啟尋回初衷的念頭,自2017年停更的吉畝部落格,也將在此重啟,有機會多交流,歡迎光臨。 Morgan
0 評論
|